简介:伴着比特币价格突破10000美金的创富神话,2018年初时,人们普遍认为今年经济形势将一片大好。然而,中美贸易关系紧张、虚拟货币价格跳水、P2P平台暴雷、中美股市暴跌… 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打得人们措手不及。不禁 ...
2008 巨头的穷途与新生马斯克还不是钢铁侠,特斯拉和SpaceX也濒临破产美国西海岸的硅谷也不太平,各大科技公司频频裁员,码农们的日子不好过,大佬们也过的跌跌撞撞。这一年过得最难受的当属钢铁侠马斯克了。 卖掉PayPal,顺利套现1.8亿美金的马斯克把全部资产投入到两家看起来非常不靠谱的初创公司——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以及航空科技公司SpaceX。已以48亿美元卖身的雅虎,曾拒绝微软450亿美元收购跟马斯克差多不郁闷的还有Yahoo雅虎创始人杨致远。这一年,雅虎裁员超过2000人,作为第一代互联网创业明星企业,雅虎在2008年迷失了方向。 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战略上犹豫不决,主要业务增长乏力,新开业务面对强烈竞争。这时,科技巨头微软提出450亿美金并购雅虎的方案。外界普遍认为,这对于彼时的雅虎是个非常好的选择。然而,杨致远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收购。杨致远不像马斯克运气那么好,吃了闭门羹的微软随后开发了一系列雅虎的竞品。Facebook乘着的社交春风,势如破竹雅虎拒绝了被别人收购,也有人拒绝了雅虎的收购。早在2006年夏天,雅虎就出价10亿美金欲并购刚满两岁的Facebook。22岁的哈佛辍学生初来硅谷,虽然对硅谷资本和互联网巨头们的大手笔早有耳闻,可是怎么也没想到,成立仅仅两年的Facebook已经成为多个巨头的收购目标,雅虎更是给出了10亿美金的报价。10亿美金对于当时的小扎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更确切的说,这对于任何一个22岁的年轻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纠结了半年的小扎最终放弃了这个并购邀约,所有人认为他疯了。两年后,2008年,Facebook完成了来自微软、李嘉诚等投资方超过3亿美金的融资,独立访问量首次超过MySpace,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络公司。同年,以Facebook为原型的电影《社交网络》开拍,由著名导演大卫芬奇执导,Facebook估值超过100亿美金。100亿美金的Facebook吸引了各路牛人,包括谷歌的高管,小扎的哈佛学姐雪莉桑德伯格。她于2008年加入Facebook,担任COO,并开始大刀阔斧的商业模式改革。靠着德州扑克小游戏,Zynga光速上市如日中天的Facebook想到的第一个商业化尝试就是开放平台,让更多的开发者在平台上开发应用软件,用户付费给这些应用软件,Facebook抽走一部分利润。这种模式在没有爆款软件的情况下一直不温不火,直到由几个年轻极客组成的小开发商Presidio Media在Facebook上开发了一款简单的德州扑克游戏,几周后,这款游戏引起了巨大反响。Facebook看出了这款游戏的价值,主动联系了这个开发商,并持续为用户推荐他们的德州扑克游戏。2008年,Presidio Media的德州扑克游戏让他们变成在Facebook上最受欢迎的开发商。iPhone曾被嘲讽“手机怪胎”,App Store成为移动互联网奇点“让第三方开发软件内容”,不仅Facebook发现了这个巧妙的商业模式,2008年的苹果也娴熟的运用起来。这一年苹果发布第二代手机产品iPhone 3G——在经受了整整一年的非议、吐槽、谣言之后发布。前一年,乔帮主的第一代苹果手机并不被认可,用户吐槽iPhone。谷歌与苹果的抗衡:廉价收购的小作坊产品安卓p>2008年的谷歌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巨头,搜索业务全球第一,广告收入互联网公司第一,市值超过1000亿美金,此前又花了16亿美金并购了视频公司Youtube。成立短短几年的Youtube被天价收购,变成硅谷风投的佳话。2008 危机中诞生的超级独角兽经济不好的时代,Groupon靠团购发家致富2008年的时候,硅谷还没有“独角兽”(指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初创公司)一词, 硅谷的风投们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募资不顺,对美国本土投资消极。常年混迹于各个国家的项目评委席以及LP宴会厅的大佬心想,有这么多的演讲应酬,总得创立点新词,简单易懂,听起来高大上,又能唬住LP和创业小白;灵光一闪,“SOLOMO”一词横空出世。在法国旅游打车难,Uber应运而生不是每一位用硅谷风投钱的小伙都这么幸运。20岁出头TK从加州大学辍学,开始了漫长的创业之旅。硅谷的风投看他聪明伶俐,能说会道,最重要的是写的一手好代码。便在互利网创业最火的1998年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开始折腾。哪知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曾长时间靠家人救济度日。直到2007年,他创立的软件公司才被同行廉价收购,收购价格刚够还投资人的钱。不管怎么样,如释重负的TK开启了半退休状态,凭借对硅谷和创业了解,他一边休假一边给一些创业公司做顾问,赚些顾问费。2008年,在法国与朋友游玩的他因为经常打不到出租车而郁闷,朋友说:怎么没有一个软件公司开发一个打出租车的软件?天生的创业者总是嗅觉敏锐。TK回到旧金山,开始了新的创业之旅,他与那位朋友一起开发了一款打车软件,这款软件不仅能调度出租车,还能让闲暇的私家车接客。这款软件叫UberCab,后来改名叫Uber。跟着年轻人奔波的“气垫床和早餐”,成就了Airbnb两位刚从罗德岛设计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布莱恩和乔来到旧金山参加设计师大会。初来乍到,他们用Uber叫车穿梭在城市里,发现其他参会者跟他们有着同样的诉求。年轻、好奇、彷徨,在2008年的那场经济危机里,许多像布莱恩和乔这样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要面临失业,刚毕业的年轻人穿梭在各大会场里寻找机会,互相倾诉,抱团取暖。年轻人变得更低调务实,更愿意敞开心扉,接受各种之前不愿尝试的机会。这些到处寻找机会的大学生负担不起旧金山高昂的酒店,有时候甚至因为住在郊区而顾不上吃早饭。年轻的布莱恩和乔看到这些,租了一间地理位置方便的民宅,并在客厅里安上了舒服的气垫床,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一个容身之处,还为他们提供可口的早餐。小民宅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们干脆拉更多的房主来做这个生意,并成立了一个公司,叫Airbed and Breakfast,公司名简单直白,“气垫床和早餐”。几个月后,他们简化公司名为Airbnb。2008 黑暗中的破茧成蝶2008年,次贷危机。多国股市拦腰斩,华尔街多家投行破产,美国失业率接近10%,欧洲国家冰岛宣布破产。人们说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寒冬中的寒冬,超过了1929年那次,也超过了2000年的那次,人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吓破了胆,仿佛世界末日要来临。2018年,当我们再回头看这些公司时,他们有的市值超过万亿美金,有的成了初创公司里的超级独角兽,有的风光一时,濒临破产。其实,在那场貌似天昏地暗,世界末日的经济危机里更多的公司得以洗礼、进化。“十年很短,一天很长”。2008年纽约某个漫长的一天,那两个包下整栋楼的年轻人注册了公司,取名GreenDesk。他们以“便宜”“环保”为卖点,再分租给那些失业的金融精英。这个公司就是WeWork的前身。作者:郭威,硅谷知名投资人。2015年创办Wei Fund,2017年创立UpHonest Capital。于2017年入选福布斯美国的30 under 30的风投和创业双榜,被Venture Beats评选为排名第一的AI天使投资人。编辑:Lu & Zi,公众号:硅兔赛跑(ID:sv_race)本文由 @硅兔赛跑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巅云官方发声,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邮箱2522407257@qq.com。更多相关资讯,请到巅云www.yx10011.com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巅云建站www.yx10011.com。 |